看完电影《长津湖》,为我们伟大的志愿军先辈感到崇敬的同时,也不禁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问题,也是电影里美国方面反复纠结的问题。
那就是虽然志愿军可以靠战术和意志弥补武器间的差距,但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的话,志愿军是完全没有招架之力的,可为什么到最后美国也敢实施这个疯狂的想法,而是通过谈判结束了这场战争呢?
时间回到仁川登陆的时候,当时的朝鲜军队正势如破竹地推进,却被登陆成功的美军拦腰斩断,分成两截,在弹尽粮绝后一溃千里。
麦克阿瑟携大胜之威,下令美军往鸭绿江方向狂飙。这对中国来说可是很坏的消息,一旦美军帮助韩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全境,那我国东北就会面临非常大的防御压力,而且时刻处于危险当中。
但新中国刚刚成立,一穷二白。西北有大片土匪没有剿灭,各路特务潜伏,还有很多反动势力在观望。最重要的还是对手,美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强国,除了苏联,没有别的国家能在国力上跟它一较高下。
展开剩余74%所以毛主席也是不停地研判,最终力排众议,决定入朝参战。
除了担心打不过之外,最担心的事情,就是怕美国会向中国境内投放原子弹。为此,国内也做了很多防御性的准备,为了迎接最差的结果。
随着志愿军一二次战役的胜利,面子丢光、骑虎难下的麦克阿瑟,果然起了要动用原子弹的想法。对此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武器清单,发到了华盛顿。
计划上预计要动用26颗原子弹,为了让国内同意自己的计划,在未经杜鲁门同意的情况下,就像记者宣布了自己即将使用原子弹的计划。
这下全世界舆论哗然,杜鲁门刚开始也只能表示支持麦克阿瑟的决定,回答道:“当然,除此之外,还会有其它的重型武器。”
于是在美国政府明确说明不会使用原子弹之后,他依然继续叫嚣要使用原子弹。却不知道美国民众早已对这场战场感到厌烦。为了下届选举,杜鲁门必须要迎合民意。于是都没跟麦克阿瑟商量,就撤了他的职务,由李奇微接任。
那么除了国内的反战压力,美国还因为什么不敢使用原子弹呢?
第一:首先是盟友们的反对,对欧洲国家来说,刚刚结束了二战没多久,大家都是伤痕累累的,如果再挑起三战的话,谁家都受不了。
第二:最重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苏联在朝鲜战争之前也成功研发出了原子弹。如果美国胆敢对朝鲜使用原子弹,那么苏联也会有对应措施,那个时候局面就失控了,美国也承担不起这个风险。
若是美军的精锐葬送在朝鲜半岛,那么美国在欧洲的压力就会大增,就会造成跟苏联的战略失衡。再说了,无论是中美苏,都希望朝鲜半岛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即可。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,只需要稳住战线,没必要冒那么的风险。
所以,经过综合考虑,美国还是选择了常规手段作战。
事情的发展,也完全印证了毛主席的判断,他明确指出:“美国利用原子弹进行恐吓,对他们自己将非常不利。”
后来1952年周恩来去苏联访谈,与斯大林会晤,对方也就当初毛主席谈到的”美国的原子弹就是吓唬中国的纸老虎“表示非常认同!
毛主席高瞻远瞩,深知国际局势上,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。虽然对方没有用原子弹打,却不代表没有能力打,想彻底根除隐患,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威慑能力。
幸运的是,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,大批爱国科学家归来,为中国铸造了一把利剑。
原子弹,我们也有了!
发布于:天津市